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潮峰投研
2025年以来,A股持续反弹,早已进入总经理高阳执掌时代的天弘基金旗下多只基金近一年来也出现不错的涨幅,但也正面临着旗下多只基金成立以来大面积亏损的尴尬处境。
笔者通过Wind梳理发现,天弘基金旗下覆盖生物医药、新能源、消费等多个热门赛道的基金产品,普遍陷入成立以来的亏损泥沼,部分产品亏损幅度甚至超50%;
而此前权威媒体新浪财经报道的天弘基金前总经理郭树强通过股权激励计划被曝获取数亿元分红的消息,也让投资者对这家基金公司的利益分配机制与长期投资责任产生强烈质疑——当投资者承受巨额亏损时,公司高管为何能“旱涝保收”地拿走天价分红?
高阳时代的天弘基金,似乎站在舆论与业绩的双重十字路口。
天弘基金陷多基金成立来亏损困局,部分医药基亏超50%
在资本市场,“押注热门赛道”曾是基金公司吸引投资者的重要策略,但天弘基金的实践却演变成了“热门赛道集体翻车”的现实。
作为曾经的资本宠儿,生物医药板块的天弘基金产品堪称“亏损典型”。2021年6月成立的天弘国证生物医药ETF,成立近4年半,成立以来亏损幅度高达54.41%,年化回报为-16.93%——这意味着投资者若持有至今,每1万元本金已亏损超5400元。
回溯时间线,2021年上半年生物医药板块正处估值高位,此后医保控费、创新药研发不及预期等因素引发板块深度调整,而这只直接跟踪板块指数的ETF,因未能规避行业周期风险,成为公司亏损幅度最大的产品之一。
其场外联接基金同样惨不忍睹:2021年1月成立的天弘国证生物医药ETF联接C,成立近4年9个月亏损50.96%;同期成立的A类份额也亏损50.50%。
尽管A、C类份额因费率结构略有差异,但“近乎过半”的亏损幅度,暴露了生物医药主题基金在长周期内的业绩脆弱性——即便投资者通过场外渠道“抄底”,也难逃板块调整的冲击。
此外,天弘基金的新能源主题基金似乎陷入“周期陷阱”。
2022年7月成立的天弘中证新能源指数增强A/C,成立近3年3个月分别亏损34.32%、34.94%。
“指数增强”策略本应通过主动管理优化业绩,但从结果看,该基金不仅未跑赢指数,反而因成立时点与行业周期错配,让投资者承受了远超指数的亏损。
这不禁让人质疑:天弘基金的投研团队,是否对新能源行业的周期波动缺乏预判?在热门赛道布局时,是否存在“追高”倾向?
这其中,医疗、消费、光伏等领域也亏损较大。
例如,2021年3月成立的天弘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成立近4年7个月亏损34.52%,反映医保控费对医疗板块的长期压制;
2021年9月成立的天弘中证食品饮料ETF,成立近4年1个月亏损25.29%,打破了消费赛道“长期稳健”的神话,暴露消费需求疲软与估值回落的双重压力;
2021年1月成立的天弘中证光伏产业A/C及ETF,成立近4年8个月均亏损超23%;
化工、农业等细分领域,天弘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A/C成立近3年3个月分别亏损23.98%、24.47%;天弘中证农业主题A/C成立近4年9个月分别亏损15.95%、16.73%……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热门赛道”到“细分领域”,天弘基金的多只产品集体陷入亏损,既反映出行业周期的不可抗力,也让市场对其投研能力、产品布局节奏提出质疑:为何在多个赛道的高点密集发行产品?为何缺乏对行业长期调整的风险对冲?
高管分红数亿引争议:投资者亏损与公司利益分配的撕裂
近日,根据新浪财经报道,天弘基金高管通过股权激励获得巨额分红引发关注。
根据新浪财经测算数据显示,自 2014 年天弘基金实施员工持股,至今已近 11 年,原总经理郭树强或已获得分红 1.5 亿元,公司现任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周娜获得分红 80 万元。
回顾 2014 年 6 月,天弘基金员工持股获批,员工持股通过 4 家有限合伙的股权投资企业,合计持股 11%,分别是新疆天瑞博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简称天瑞博丰)、新疆天惠新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简称天惠新盟)、新疆天阜恒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简称天阜恒基)、新疆天聚宸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简称天聚宸兴),分别持股 3.5%、2%、2% 和 3.5%。
4 家企业背后,还隐藏有 2 家企业 —— 新疆天景双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天景双和)、新疆天正裕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天正裕兴)。
也就是说,实际共有 6 家企业作为天弘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平台。
数据显示,天弘基金原总经理郭树强持有新疆天瑞博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55.9135% 的股权,持有新疆天阜恒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0% 的股权,即间接持有天弘基金约 2.55% 的股权。
天弘基金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周娜持有 0.4861% 的新疆天阜恒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的股权,即间接持有 0.0098% 的天弘基金股权。
君正集团的历年年报,披露了从天弘基金获得的分红情况。
由于缺乏个人股权变动的详细信息、且存在人事变动等情况,在假设天弘基金员工持股比例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可推算出被激励人员的分红情况。
由此,我们可以测算,郭树强和周娜从天弘基金获得的分红金额。
考虑到郭树强 2023 年 7 月离职,如果仅计算 2014 年至 2022 年的分红,郭树强累计获得 1.57 亿元分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周娜从 2014 年至 2024 年累计获得 80 万元分红。
一边是高管通过股权激励获得巨额分红,另一边却是众多投资者持有天弘基金产品面临亏损,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投资者不禁质疑:天弘基金在利益分配上是否过度向高管倾斜,而对投资者的利益重视不足?在基金产品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高管获得如此高额的分红是否合理?
高阳时代的考验:破局之路在何方?
天弘基金总经理高阳,经济学硕士,CFA,有着丰富的从业经历,1998 年 7 月至 2000 年 2 月在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任销售交易部经理;2000 年 3 月至 2008 年 2 月在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债券组合经理、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基金经理、股票投资部总经理;2008 年 8 月至 2021 年 1 月在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作,2008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 月在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
曾任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自 2021 年 4 月 7 日起,任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现任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丰富的从业背景,让市场对高阳带领天弘基金走出困境抱有一定期待。
笔者认为,面对天弘基金旗下多只基金亏损以及高管巨额分红引发的争议,高阳时代的天弘基金,如何破局成为关键。
一方面,是投资策略的调整。天弘基金旗下多只产品在热门赛道折戟,反映出在行业选择和产品布局上可能存在一定问题。高阳或许需要带领投研团队,重新审视市场趋势和行业周期,优化投资策略,避免在热门赛道的高点盲目布局,同时挖掘真正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领域,提升基金产品的业绩表现。
另一方面,是公司治理与利益分配的平衡。高管巨额分红与投资者亏损的反差,暴露出公司在治理和利益分配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高阳或许需要推动公司建立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投资者利益与公司、高管利益相绑定,让投资者感受到公司是真正与他们站在同一战线,共同面对市场的波动和挑战。
总之,进入高阳时代的天弘基金,面临挑战。或许只有妥善解决基金亏损和利益分配等问题,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基金市场中重新站稳脚跟,重拾投资者的信任。
责任编辑:韦子蓉
倍查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