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青年的非遗“共创”实验
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立文斫琴坊在马头祥生态观光园揭牌
这场非遗“共创”实验的成功,不仅源于三位青年的匠心与协作,也离不开滋养他们创新实践的沃土。
“徐展鹏是榔桥木梳三代传人,留学归国后立志将木梳文化发扬光大;贺立文是少有的能沉下心来钻研古琴斫制的青年斫琴师,六年来一直在农村亲戚家的土房老宅中制琴;陈胜熠则是中国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目前正在琴溪镇马头老街开展一项名为‘栖村实验’的乡村青年创客招募计划。”作为这次合作的见证者,陈慧介绍,起初,团县委的角色是“牵线人”,介绍志同道合的青年相互认识,组织他们畅聊。之后,优秀青年互相欣赏,抱团合作,“琴梳的诞生是偶然也是必然。”
今年4月,在团县委和泾县马头祥生态观光园的支持下,贺立文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立文斫琴坊,这也意味着他的梦想终于开花结果。在泾县马头祥生态观光园总经理汪军看来,支持这样的青年创业项目具有多重价值。“古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入驻能强化景区的文化属性,与园区已有的徽派建筑、古村落等历史文化资源相得益彰。”
这种支持并非单方面的给予。汪军认为,企业在支持青年创业和非遗传承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而这种支持也反哺于企业自身的品牌建设。他希望未来能够构建更系统的孵化模式,将园区打造成青年乡村创业的聚集地。
(更多精彩,请见四条)
发布于:北京市倍查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